首頁 遊戲資訊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伴隨著一首就名為「蝴蝶步BGM」的帶感純音樂,前不久沉寂多年的「蝴蝶步」又火了。

或許是因為過於簡單易上腳,也或許是方便各家展示各自的「軍火」,總之,隨著韻律交叉擺動的蝴蝶步又一次風靡了短視頻平台,成為諸家女UP們競秀美腿的利器。

回顧「蝴蝶步」,它其實也算得上是網際網路上的常客,這種網傳誕生自拳王阿里的錯綜腳步,曾在經過一定基礎舞蹈的改變融合後,日漸成為我們如今所熟知的蝴蝶腳步。

我最早有關它的記憶或許仍是十幾年前,其作為一種編舞動作,在法國面具男所帶來的拽步舞(鬼步舞),以及組合GARNiDELiA火穿二次元世界的宅舞MV《極樂淨土》中出現。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十幾年的網際網路發展中,其作為一種相當具有辨識度的舞步,雖並未大紅大紫地火出圈過,卻也曾好多次浮浮沉沉,幾次翻紅,成為一股競相模仿的風潮,但卻似乎從未有一次像如今這樣「特別」過。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上一次可以追溯到2022年的10月份,可能最基礎的原因還是它比較容易

「贊美蝴蝶(步)」

無論曾經,無論現在,蝴蝶(步)的美妙就在於它的起舞並不像其他飛行動物那樣雄姿多變,它總是輕緩而優雅。令我們更能透過舞姿,去專注欣賞它那樣式萬千、美輪美奐的蝶翼。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有時,那輕薄的碟翼黑得深邃,宛若浩瀚星宇中搖曳飄移的黑洞,妄圖在漆黑中捕捉那束通透的目光,以牽引住你的所有好奇與嚮往,在那向奇點每一光年的深入中,坍縮,碾碎你每一寸的焦灼渴望。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圖片來源:B站UP機智聰明球球子

偶爾,它也能白得靜謐,仿佛朗日下滑落的幾滴細雨,溫軟而稠密,撐傘、放歌,聽耳旁舞動的徐徐微風,聞絲間盪漾的淡淡花香,賞那抹朦朧下砰砰跳動的自然狂想。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圖源:B站UP青鳶Cyan-

當然,無絲那也是極好的。它就這樣毫無掩飾地突入你的生活,沒有華麗的偽裝,無需虛假的誘惑,爽嫩Q彈的是嬌羞的絲滑,潔白剔透流展露的是原始的曠野。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圖源:b站up慕慕有奶糖

啊!贊美蝴蝶(步),它輕盈靈巧的身姿仿佛是在我的心頭舞動。

啊!贊美蝴蝶(步),是它在泥濘的枯燥生活中帶給了我激昂的情趣。

我曾沖動,也曾上頭,曾想為這抹詩意傾盡所有。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可當一場猛烈的大雨過後,當痴迷的蝶影如潮水般退卻,我總會忍不住思考:

「到底是我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我?」

「慈悲無量,什麼又是僧人口中真正的佛禪?」

那一刻,我像是一位賢者,看盡世事,只為探尋人類生命的本質。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以上僅為單純的舞蹈欣賞

盡管搞不清楚匿跡多年的蝴蝶步為什麼又會翻紅,總之在巨大流量驅使下,足夠文雅的「蝴蝶步作業展」確實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雅士、秀才騷客,過來學舞。

而隨著好學的人越來越多,這次蝴蝶步爆火的「特別」之處才算逐漸展現,這段致力於「為國民精神事業添磚加瓦」的偉大舞蹈,怎麼往抽象上跑了……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雅的賞完了,來點俗的

部分看過我之前文章的哥們兒可能多少有點印象,在我每日殫精竭慮為在座家人們分享優質擦邊 內容的同時,也總喜歡往里面塞點同類型的抽象活兒,正所謂勞逸結合,而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可能廣大文藝愛好者們都覺得將「舞者」身份僅限定在美女身上有點過於小氣,於是為普通人發聲的《火影忍者》長十郎便來了,一臉傲嬌的小表情,似乎在向世俗展現著他的不忿。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火影》手遊梗,後因與「普通人網紅」於文亮長相相似而得名

緊接著趕到戰場的是,全球知名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曼哈頓計劃領導者、「小男孩」「胖子」的生父——奧本海默先生(的賽博分身)。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圖源b站up原子damn之父奧本海糯

說實話,這位選手理應歸位到隔壁激戰正酣的「聖杯之戰」,但無奈搭配上律動的音樂,這位「原子damn之父」的舞姿,頗有點像完成某場戰役後的MVP結算畫面,以致被廣大網友津津樂道、薪火相傳。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隨著流量的持續走高,甚至連「警匪片人柱力」、知名演員於震老師都給引來了。盡管我承認老師有著還算不俗的演技,但依舊想不明白他是如何將這樣一種相對美觀易上腳的舞步,扭成小媳婦回娘家的。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相較於主要展現舞姿,略微帶點擦邊的女UP們,這些古力怪神大多使用了另一招收割流量的版本答案——搞抽象。毫無疑問的是,部分視頻創作者制下的各種抽象活,目的不無收割流量、吸引眼球,其本質與古代街頭碎大石的藝人不無二致。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就像被「腿音」逼出了「丁達爾效應」的我, 圖源B站UP小藤777

而換另一種角度來說,愈發喜愛抽象活兒的觀眾,亦在為其提供廣闊的市場藍海,以致毫不夸張地說,如今的網際網路內容創作,正在共同趨向於一個抽象時代。

「檢疫合格」

此前我也曾經常好奇為何自己寫的一些「網際網路趣聞」最後都會滑向抽象的風格,我們也曾賦予它們解構名人、解構時代、解構傳統的特別意義,但似乎本質依舊是站在網際網路流量風向的船上,聊著大家喜聞樂見的話題。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而在越來越多主題中的抽象案例在經過市場檢驗後,追逐抽象似乎已經不再單單是一種內容創作的風格,而已經演變為了一種重新審視事物的眼光。以致當像「蝴蝶步」一類從古早翻紅而來的事物時,我們想到的亦是用抽象的風格去對它進行解構、進行重新演繹。

說得抽象些,它像是流水線工廠上那些為豬肉蓋上「檢疫合格」的印章機器,多數經此而過的事物都將蓋上屬於這個時代的特別烙印。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我在稿子里放張檢疫合格的圖片,好像也挺TM抽象)

因此即便如今處處橫行的抽象風格,有人視若珍寶,有人厭惡至極,都擋不住其在歷史滾輪上成為當下時代的一種嶄新「語言」。

往偏了說,它更像是一場特別版的「文藝復興」,網友不再拘泥於照搬地接受傳統,他們嬉笑著解構傳統、解構自己,用更開放的視角審視現在,審視曾經。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目前「聖杯大戰」中還沒出現「賽博但丁」,我很失望)

因此若是問這樣風格究竟是好是壞,也許誰也說不明白,但若千百年後真有人重新打量這一Part並不起眼的時代,或許也能稱得上是流光溢彩。

只是不知在千百年後,這些一個賽一個抽象的網紅誰又將成為網際網路史書上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而也不知哪部視頻又能成為這個「發癲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文藝復興的「蝴蝶步」,為何變得越來越抽象?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