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資訊 《醒園錄》上卷(節選譯文)...

《醒園錄》上卷(節選譯文)

我的父親李化楠是一位清代的高級文職官員。在他還是學生的時候,生活簡朴,只吃簡單的飯菜,不追求豐盛。然而,在父母面前,他總是准備最美味的食物。《韓詩外傳》中說:「鼻子想聞香氣,嘴巴想嘗美味。」他在外做官游歷的時候,到了很多地方,尤其是江浙一帶,那里的菜餚以酸苦著稱。他訪問各地,記錄下各種美食的做法,這些記錄都是他親手寫的,持續了幾十年,就像每天一樣。

《禮記》中詳細記載了養老的方法,比如用煎肉醬加上稻米,澆上油脂,稱為「淳熬」;用煎肉醬加上黍米,澆上油脂,稱為「淳母」。在奉養父母時,要調和飴蜜、滫瀡等食物。書中還提到了蜩、蜂、蟻卵、未長翅膀的蝗蟲等細微的食物;以及芝、木耳、蔥等微小的食材。還有蒸棗、挑選的栗子、削瓜、鑽梨等,無不詳細記載。不僅有大的軒肉,切成藿葉大小,還有細切的膾肉,冬天吃鮮魚,夏天吃干雉,都詳細地記載著。

飲食並非小事。《易經》警告說臘月食物要小心,《尚書》強調鹽梅的重要性。烹飪魚時,《詩經》贊美誰能做得好。煮熊肉時,《傳記》警告要小心。因此,製作箴言時,不會遺漏任何餐具。懂得品味的人,更會贊嘆食物的新鮮!誤食螃蜞的人,是因為沒有熟讀《爾雅》;用黍米做雪桃的人,也是因為沒有聽從《家語》的教誨。過去,賈思勰的《要術》涵蓋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近代,劉青田的《多能》難道真的只是小事嗎?《茶經》、《酒譜》足以解除憂愁。鹿尾、蟹肉,遺憾的是不能一起享用。這並非多此一舉,而是有深意的。

這本《醒園錄》是偶然間寫下的,讓我想起了「醒園」,感覺就像是跟隨父親之後,端著酒杯,陪著父母歡笑。我不敢長時間關閉裝書的竹箱,於是將其刻印出版。書法的格式,都依照墨跡。修改的地方,借鑒了魯公的刻法。座位的安排,各自保持原樣。這也像是父親的書,手跡保存著,就像母親的杯卷,口跡保存著。然而,說到這里,我已經忍不住淚水如泉涌,就像牛繩、牛轡一樣不斷流淌。

醬料類

做米醬法(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

使用飯米磨成粉末,加水做成餅狀,放入蒸籠蒸熟。待冷卻後,鋪上草,蓋上草,壓扁,放置七天。

七天後取出,曬干,刷去毛發,不必搗碎。每斤米醬配四兩鹽,十大碗水。先將鹽水煮沸,待冷卻後澄清,用來浸泡醬胚(醬母子)並攪拌至爛熟。

大約五六天後,用細篩磨擦,使醬落入盆內。曬四十天,之後收存備用。

註:這種黃色的米醬雖然由飯米製成,一旦發酵,內部會變得鬆散。用水浸泡並經常攪拌,自然會化開,似乎可以省去篩磨的步驟,更為方便快捷。

第二種方法:

使用糯米與飯米混合,製作方法同上。

第三種方法:

不論何種白米,糯米更佳。用沸水煮幾滾,煮至剛熟未熟的狀態時撈起。蒸飯至完全熟透,取出後用蓆子攤開約寸半厚,待冷卻。

冷卻後,用東西蓋緊密封,放置七天,曬干,毛發越多越好。如天氣好,用冷茶水拌濕後再曬干。

每斤米醬配半斤鹽,四斤水。將鹽水煮沸,澄清去渣,待冷卻後加入米醬,曬四十九天,不時用竹片攪拌。如天氣過熱,曬至預期乾燥度,用冷茶水調和。

四十九天後,將米和水一起收起,磨成極細,即成米醬(也可用細篩擦細)。

之後可繼續曬或蓋緊密封存放,如醬過干,可加冷茶水調和再曬。攪拌時,應在天氣晴朗時進行,陰天則不必攪拌醬面。

做面醬法(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

使用小麥面,加水揉成塊,切成約四五分厚的片,蒸熟。在空房內鋪上青蒿(或鮮荷葉),再鋪干稻草或穀草,然後鋪蓆子。將蒸熟的面片鋪在蓆子上,再覆蓋一層稻草和蓆子,密封半個月。

半月後,面片上長出毛發(有的七天即可),取出曬干,刷去毛發,用新瓷器收存。

使用時,磨成細面。每十斤面醬配二斤半鹽,先將大鹽研細,與淨水煮沸,冷卻澄清後,與醬黃混合,可加紅糖,水量略高於醬黃一寸。

曬一個月左右,每天早晨攪拌,自然成為好醬。

第二種方法:

細篩白面,每鬥面配黃酒糟一碗,用作發面劑。

蒸熟後晾冷,堆成一堆,用布包好,十天後表面變黃,內部起泡如蜂窩眼。

分成小塊曬干,用石磨碾碎,與新井水調和,不干不濕,可抓成團。

每面一鬥,約用鹽四斤六兩,調勻放入缸中。晴天曬五天,醬面泛漲如粥,醬皮呈紅色。

用木扒兜底翻攪,再按每鬥之數加鹽三斤半,調和後,每五天翻攪一次,曬至四十五天即成。

製作麥油(清醬)的方法(兩種方法)

將小麥洗淨煮熟,悶干後鋪在扁竹器內,曬干,不時翻攪。

半干後,放入陰房內,用扁蓋密封。根據天氣調整蓋子,保持適當通氣。七天後取出曬干。若一鬥麥出加倍,即為發酵良好。

將麥黃配鹽四兩,水十六碗。鹽水煮沸澄清後,泡麥黃,曬干,再添沸水至原量。

不時攪拌,至醬呈赤色,過濾後下鍋,加香菰、八角、茴香、芝麻同煮,再加老酒,裝罐備用。

另一種方法:

麥黃製作同前,曬干時搓摩去霉,磨成細面。每黃十斤,配鹽三斤,水十斤。鹽水煮沸澄清,與黃面混合揉成塊,裝入缸內發酵。

第二天掀開,灑水,曬一天,加水一次,至可用棍攪拌。即使遇雨,也不會生蛆。

醬油的製作

醬油過濾後裝入瓮中,用瓦盆蓋口,石灰封好,日日曬之,勝於煎制。

製作醬用水

選擇臘月極冷之日,煮沸水放天井冷透,收存待夏天使用。用此水泡醬及油最益健康,不生蛆蟲,且經久不壞。

製作水豆豉的方法

製作黑豆黃十斤,配鹽四十兩,金華甜酒十碗。用滾湯泡鹽作鹵,澄清後,將黃下缸,入鹽水並酒,曬四十九天。

加入大小茴香、紫蘇葉、薄葆葉、甘草粉、陳皮絲、花椒、乾薑絲、杏仁等料,再攪曬二三日,用壇裝起,泥封固。

隔年食用更佳,蘸肉吃尤好。

極酸醋法

在五月的中午,使用七個已做好的粽子,每個粽子里夾入一塊白曲,另外加入七個生艾心和一把紅曲,混合後一起裝入瓮內。

用井水灌滿,大約七八分滿即可。用布緊緊塞住瓮口,放置在背陰的地方。

等過三五天後,每天早晚用棍子攪拌。嘗到有醋味時,加入四五圓打碎的烏糖和四五壺燒酒,隔水燉至糖化,然後取出待冷,倒入醋中。

繼續每天早晚攪拌,直到醋變得極酸,即可使用。使用時,取出醋汁一罐,再換上一罐燒酒,這樣可以永遠吃不完,醋也不會退酸。

做米醋法

使用赤米,不需舂磨,洗淨後蒸飯,拌曲發香,用水或酒潑灑均可,越久越好。

將酒渣逐漸加入(即熬酒之熬桶尾),等待一個月後即可使用。如果發霉,用鐵火針燒紅淬之,每天一兩次,然後連壇取出曬干。

又法:

使用糙米一鬥,浸泡過夜,蒸熟成飯後晾冷,裝入壇內。三天後酸透,加入涼水三十斤,用柳條每天攪拌數次。

七天後無需再攪。過一個月不動,待其成醋後,濾去糟粕,加入花椒、黃柏少許,煎數滾後收存壇內備用。

火腿醬法

使用煮熟的南火腿(雲南宣威火腿的簡稱),切碎丁(如果火腿過咸,先用水泡淡),去皮,只取精肉。

先將鍋燒滾熱,下香油滾香,然後下甜醬、白糖、甜酒同滾煉好,再下火腿丁及松子、核桃、瓜子等仁,快速炒翻取出,收貯在磁罐中。

做甜醬法

使用十斤白面,用滾水做成餅子,不要太厚,中間挖一個孔,以便透氣,蒸熟。在暖房內,上下用稻草鋪排,草上加席,放上面餅,覆蓋蓆子,防止風吹。

七天後,面餅發黃發酵後取出,待冷後曬干。每十斤面醬配二斤八兩鹽,用滾水泡半日,待冷後澄清去渣,加入面醬黃,用木扒子攪拌至爛。

每天早晨未出太陽時翻攪至透。曬至紅色後,用磨磨過,放入大鍋中煎。每鍋放紅糖一兩,不停攪拌,熬至顏色極紅。裝入壇內,待冷後封口,放在陽光下曬。味道鮮美。

又法:

醬曬至紅色後,可以不用磨,只需在合鹽水時攪拌,用手擦摩至極爛。

或者先將黃醬胚(醬母子)用杵搗碎,用粗篩篩過,用鹽水泡之,自然融化。

也可以不用鍋煎,只用大盆盛置鍋內,隔湯煮之,加紅糖,不停攪拌至紅色後裝起,較為簡單。

做清醬法

使用黑豆先煮爛,稍涼後加白面拌勻(每豆一鬥配面三斤,最多不超過五斤)。攤開半寸厚,用布蓋密,不拘席草。發霉生毛後,曬干,天氣熱約五六日,涼約六七日。

曬干後,用冷茶湯拌濕再曬干(用茶湯拌者,欲其味甘,不拘次數,越多越好)。每豆黃一斤,配鹽十四兩,水四斤。鹽水煮滾,澄清去渣,晾冷後,將豆黃入鹽水內,泡曬至四十九日。如要香,可加香菇、大茴、花椒、姜絲、芝麻等。

又法:

每鬥黃豆配干白面十五斤。先用鹽滾水泡化,澄去沙底,曬干,淨重十二斤。將豆下大鍋,水滿,煮至一天,歇火收蓋隔宿。

次早,連汁取入大盆內,同乾麵拌勻。用手捏成塊子,鋪排草蓆上,用草蓋住至發霉。少七天,多十天,取出曬干,研碎下缸,將鹽泡水和下。日曬,每早用棍子攪翻,十天或半月可用。

做香豆豉法

每鬥豆子,用過頭水煮熟,將水逼干,用白面二十斤拌勻。霉法與做清醬法相同。

霉好後,用杏仁、瓜子仁、姜絲、紫蘇、八角、茴香、小茴香、花椒、白糖、陳皮、瓜塊、燒酒(內陳皮須煮出苦水)拌勻,盛入潔淨磁瓶內。

將瓶口泥封好,曬至一個月,即成香豆豉。

又法:

預備黑豆,水煮熟,晾微干,收藏在空房內,蓋密。發黃至半個月,取出曬干,揚去綠衣。

每日用清冷飯滾湯拌濕,曬極干,再拌再曬,不拘日數,以豆顆松破為准。

曬極干後,淨重五斤。大杏仁(一斤半或二斤)水浸,去皮尖,晾乾。用久陳皮(切細絲八兩,四制的亦可)、老薑(二斤洗淨,連皮切細絲,晾微干)。

以上備齊,總秤若乾重,欲淡,每十兩配鹽一兩,欲咸,每十兩配鹽二兩,或一兩五錢。

臨合時,用西瓜汁泡化,澄清去砂腳和入。初次總合諸料時,用大西瓜二枚,取肉汁子揉爛和入(但當記得留汁泡鹽去沙為要)。

大曬至極干,再下一枚和入,再曬至極干,然後另用家蘇葉、薄荷葉、厚朴、甘草、烏梅肉、小茴香、川貝母、密桔梗等,入水煎汁。

濾出頭汁,再入水煎,約渣水十五碗,煎至八碗去渣。

二汁合拌。前料曬干,再另用大粉草、家紫蘇、薄荷、小茴、大茴、川貝母、砂仁、花椒、柿霜等,各研細末拌入和好,老酒拌濕,冷透。

當令有餘瀝液體,以為曬日乾燥地步,曬去餘瀝,不致乾燥,用小口磁罐裝貯,布塞極緊,勿使漏氣,輪轉曬二十天。

若太濕,曬至一個月可用。罐口或用豬尿包,或泥封固均可。若藏久太干,當用老酒拌濕,再曬幾天,自然再潤。

又雲:

若要自用,西瓜用三次更妙。倘要賣的,西瓜只用一次。藥汁中加烏糖八兩亦可。

瓜用三次者,初次之瓜,只單取汁,子肉不用,至二三次才將瓜瓤切作指頭大塊。

豆腐乳類

醬豆腐乳法(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

使用之前製作的面醬黃,磨成細面。取鮮豆腐十斤,配鹽二斤,將豆腐切成扁塊。

採用一層鹽一層豆腐的方式醃制五六天後撈起,保留鹵水備用。將醃好的豆腐放入蒸籠蒸熟,然後放置在空房中約半個月,等待豆腐表面長出毛發。

抹去毛發,稍微晾乾後,根據豆腐的重量配以等量的面醬黃。將保留的腐鹵澄清去渣,用來泡黃成醬。

按照一層醬、一層豆腐、一層香油(即麻油,每隻四兩為准)的順序,加入幾顆整個花椒,層層裝入壇內。

用泥封固,放在陽光下曬一個月,即可食用。

第二種方法:

同樣使用之前製作的面醬黃,磨成細面。取鮮豆腐十斤,配鹽一斤半,將豆腐切成小方塊。

醃制五六天後撈起,放入蒸籠蒸熟,然後放置在空房中約半個月,等待豆腐表面長出毛發。

抹去毛發,稍微晾乾後,將豆腐與醬面層層裝入壇內,每層都要隔開,不可相挨,中間留一個大孔透底裝滿。上面用醬面厚厚覆蓋,然後用好老酒作汁,灌入封密。曬一個月後即可食用。

肉類

醃豬肉法(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

每十斤豬肉配一斤鹽。先將豬肉切成條片,用手掌拍打四五次。將鹽炒熱後擦在豬肉上,用石塊壓緊。

第二天,待水分出來後,加入少許硝,每天翻動一次,醃制六七天。夏天晾風,冬天曬太陽,直到微干後收存。

第二種方法:

先將豬肉切成條片,用冷水泡半天或一天。每層肉配一層稀薄的食鹽,裝入盆內,上面用重物壓緊。蓋緊蓋子,不要移動。使用時,按照層次取肉,留下鹽水。

如果想要熏制豬肉,按照前述方法醃制後,曬干或風干,用甘蔗渣和米糠在灶鍋底燃燒,將豬肉放在籠內,用粗糠慢火燻烤,直到肉內吸入煙味,油滴下,味道香濃,取出掛在通風處。使用時,用白水稍微煮一下,味道更佳。

酒燉肉法

使用一斤新鮮肉,刮洗干淨,煮滾一兩次後取出,切成大方塊。先用酒和水燉至七八分熟,加入一杯醬油,花椒、大料、蔥姜、桂皮等調料,不要蓋鍋。

待肉快熟時,蓋鍋悶煮,以煨火為主。也可以先用油和姜煮滾,下肉煮至皮略紅,然後用酒燉,加入醬油、花椒、蔥、香菇等。或者將肉切成塊,先用甜醬擦過,再下油烹煮。

蒸豬頭法

豬頭先用滾水泡洗,刷割極淨,用鹽擦遍內外,放置盆中二三小時。鍋中放涼水,先煮滾,後下豬頭。

煮至三五滾後撈起,用淨布擦乾內外水氣,用搗爛的大蒜(如有鮮柑花更佳)擦上,內外均勻。

放入蒸籠蒸至極爛,拔去骨頭,切片,拌芥末、柑花、蒜醋食用。

假火肉法

鮮肉用鹽擦透,再用紙包好,放入冷水灰中,過一二天後取出,煮熟食用,與火肉無異。

醃肉法

豬宰後,切成二斤或一斤半的塊,去骨,用鹽研末擦肉皮。將骨頭鋪在缸底,拌鹽一層,肉一層,肉皮向下。

總以一層肉,一層鹽、椒,最後多蓋鹽椒,用紙封固,過十餘天可食用。如食用時取出,仍用紙封固,勿令出氣。

白煮肉法

煮肉前,先用利刀橫立刮洗皮三四次,然後下鍋煮。隨時翻轉,不要蓋鍋,以聞到肉香為度。

香氣出時,抽去灶內火,蓋上鍋悶一刻後撈起,切片食用。

醃火腿法

每十斤豬腳,配鹽二十兩,最多可加至十四兩。將鹽炒熱,加少許皮硝末,趁熱擦勻。

放入桶內,上面用大石壓之,五天翻動一次。等待一個月後,將腿取出,晾於風處,四五個月後可以使用。

又法:

金華地區製作火腿,每斤豬腳配炒鹽三兩(或雲,原方配六兩,可能太咸),用手將鹽擦勻,石壓之。

三天後取出,用手揉至肉軟。翻轉再壓再揉,直到肉軟如棉,取出掛風處,約從小雪後起,至立春後方可掛風不凍。

醃熟肉法

剩餘的熟雞、豬肉等,欲久留待客,雞應破成兩半,豬肉切條,中間剖開數刀,用鹽內外及剖縫處搓勻,但不可太咸。

裝入盆內,用蒜頭搗爛,和米醋泡之。以石壓其上,一日須翻一遍,二三日撈起,晾乾,用鐵鍋抬起,用竹片搭十字架於灶內。

或鐵絲編成更佳。將肉鋪排竹上,仍以鍋覆之,塞住勿出煙。灶內用粗糠或濕甘蔗粕生火薰之,灶門用磚堵塞,不時翻轉,總以干香為度。取起收入新壇內,口蓋緊,日久不壞而且香。

醬肉法

豬肉用白水煮熟,去白肉和油絲,取純精瘦肉,切寸方塊,醃入好豆醬內曬之。

做豬油丸法

將豬板油切極細,加雞蛋黃、綠豆粉少許,和醬油、酒調勻,用勺取收掌心,捏成丸狀下滾水中,隨下隨撈。

用香菇、冬筍切小條,加蔥白同清肉汁和水煮滾,然後下油丸煮滾取起,食用甚美。

做肉鬆法

使用豬後腳整個,緊火煮透,切大方斜塊,加香菇,用原湯煮至極爛,取精肉,用手扯碎。

次用好甜酒、清醬、大茴末、白糖少許,同肉下鍋,慢火拌炒至乾,取起收貯。

風豬小腸法

豬小腸放磁盆內,先滴下菜油少許,用手攪勻,等一會兒,下水如法洗淨,切作節段,每節長約一尺。

用半精白豬肉,銼極碎,下豆油、酒、花椒、蔥珠等料和勻,等一會兒,裝入腸內,只可八分,不可太滿。兩頭扎緊。鋪層籠內蒸熟,風干。要用時,再蒸熟,切薄片,食用甚佳。

牛脯法

牛脯有二寸左右,加大蒜瓣十數枚,不打破,同煮至湯干後取出。每塊切作兩塊(須橫切為妙),再拆用粗繩約指頭大,再用甜酒和好豆油,根據牛脯多少,配七八分再煮至干,食用極美。

禽類

風板鴨法

每隻鴨子配三兩鹽和一錢牙硝。將鴨子宰殺後,去除內髒,用牙硝研末先擦腹部和有刀傷的地方,然後用炒熱的鹽遍擦。

待水滾透後,放入鴨子滾一滾,不要煮太久。撈起後立即放入冷水中拔毛,再放入鍋中滾煮再拔毛。如此重復三五次,直到試熟即可食用。

注意不要煮得太多,以免鴨子走油太多,影響口感。

新鮮鹽白菜炒雞法

選用肥嫩的雌雞,宰殺後切成塊,先用葷油和椒料炒過,然後加白水用小火燉。

快吃時,加入新鮮鹽白菜和少許酒。不要蓋鍋,以免雞肉顏色不鮮。

封雞法

將雞宰殺洗淨,用刀鋸斷腳彎處,使筋略斷,然後將腳順轉插入屁股內。用甜醬擦遍雞身,不要用滾油翻轉烹煮,待皮赤紅後取出。

放入鍋中,用慢火先煮,直到湯干雞熟,再加入甜酒、清醬、椒、八角等,燉至極爛。

加椒末和蔥珠,用碗盛起,即可食用。或將雞砍成四塊或小塊,但整體風味更佳。

風雞鵝鴨法

醃制和熏制的方法與醃豬肉相同。但肉質較厚的地方,應剖開,加少許米醋。

或者一開始甚至不用鹽醃,宰殺後,剖開肉質較厚的地方,用豆油、面醬、酒醋、花椒等調料和汁刷勻,熏干。不時取出,再刷更佳。

燜雞肉法

先將肥雞如法宰洗,砍成四大塊,用豬油下鍋煉滾,下雞烹煮。稍等一會兒,取出去油,用好甜醬、花椒料,逐塊抹上,下鍋加甜酒,燜煮數滾至熟爛。加蔥花、香菇,取出食用,味道甚美。

假燒雞鴨法

將雞鴨宰殺洗淨,切成四大塊,擦上甜醬後下滾油烹煮。

取出後放入砂鍋中,用好酒、清醬、花椒、八角等調料同煮,至將熟時,倒入鐵鍋中,慢火燒干至焦黃。此處並非指燒成焦炭,應隨進翻轉,勿使粘鍋。

關東煮雞鴨法

先用一盆冷水放在鍋邊,再用水下鍋,不可太多,只淹得雞鴨即可。

第三日早上取出晾半天,裝入壇內。如裝久潮濕,取出再晾,此法也適用於做牛肉乾。

要吃時,取肉乾切成二寸方塊,用雞湯或肉湯浸泡。

野味

食鹿尾法

鹿尾應趁新鮮食用,不宜久放,以免油脂乾涸,肉質變硬,影響味道。

首先用涼水洗淨鹿尾,用新布包裹並扎緊,放入滾水中煮一袋煙的時間,取出後退毛,使其干淨。

將鹿尾放在磁碟內,加入醬、清醬、醋、酒、姜、蒜,蒸至熟爛,切片食用。

炒野味法

炒野雞、麻雀及各種山禽等,應使用茶油(無茶油則用芝麻油),不可用豬油。

先將茶油和幾顆飯粒慢火滾數滾,撈去飯粒,下生薑絲炒至微紅,然後加入鳥肉和甜醬瓜,姜切細絲,一起炒數遍,取出。

用甜酒、豆油拌勻後再次炒至熟。麻雀在取出後應稍等片刻再炒。

煮鹿筋法

鹿筋買來後,用水泡軟,下鍋煮至半熟後撈起,用刀刮去皮和骨頭,曬干後收貯。

使用時,取出用水泡軟,清水下鍋煮至熟(但不可煮爛),取出後每條切成三節或四節。

用新鮮肉帶皮切作兩指大的片,先下鍋中慢火煮至半熟,再下鹿筋煮一二滾。

加入酒、醋、鹽、花椒、八角等調料,煮至鹿筋極爛,肉極熟,加蔥白節,裝碗即可。醋不宜太多,以免吃不出醋味。

食熊掌法

先用溫水泡軟熊掌,取出後用滾水燙,退去毛,使其干淨。放入磁碟內,加入酒、醋蒸熟去骨,切片,裝入磁碟內。

加入肉湯及清醬、酒、醬、姜、蒜,再蒸至極爛。食用時味道極佳。

煮燕窩法

使用滾水一碗,投入炭灰少許,待水清後,將清水傾出,加入燕窩泡之,即使霉黃也變白,撕碎洗淨。

將煮熟的肉取半精白切絲,加雞肉絲更佳。放入碗內裝滿,用滾肉湯淋之,傾出再淋兩三次。

燕窩另放一碗,也先淋兩三遍,待肉絲淋完,將燕窩逐條鋪排上面。用淨肉湯,去油留清,加甜酒、豆油各少許,滾滾淋下,撒以椒麵食用。

又有一法:

使用熟肉銼作極細丸料,加綠豆粉及豆油、花椒、酒、雞蛋清作丸子,長如燕窩。

將燕窩泡洗撕碎,粘貼肉丸外包密,放入滾湯燙之,隨手撈起,待全部燙好後,用清肉湯作汁,加甜酒、豆油各少許,下鍋先滾一二滾,將丸下去再一滾,即取下碗,撒以椒麵、蔥花、香菇,食用甚美。

或者將燕窩包在肉丸內作丸子,也先燙熟,其餘步驟同上。

水產

煮魚翅法

魚翅整個用水泡軟,下鍋煮至手可撕開即可,不要煮得太爛。取出後用冷水泡,撕去骨頭和沙皮,選取條縷完整的部分,鋪排在扁內,曬干後收貯在瓷器內。

使用時,根據碗數取出,用清水泡半日,先煮一二滾,洗淨後,配以熟肉絲或雞絲更佳。

先下香菇和油、蒜炒數遍,加水少許煮至發香,然後加入肉湯,淹沒肉即可,加醋再煮數滾。最後加入粉水豆粉調成的芡汁,蔥白再煮滾後盛入碗中。

煮鮑魚法

先將鮑魚切片,水泡洗,煮熟撈起。配新鮮肉,精的打橫切薄片,下鍋先炒出水,煮至水干。

看肉若未熟,當再下點水煮干熟,然後將鮑魚下鍋,加蒜瓣,切薄片,半茶甌肉湯和粉同炒。湯粉不可太多,亦不可太少,總以硬軟得宜為要,至粉蒜熟後取起。

此項不可加鹽醬,因為鮑魚本身質本咸。

炒鱔魚法

先將鱔魚放入滾水中燙至卷圈,取出後洗去白膜,剔取肉條,撕碎。用麻油下鍋,加入姜、蒜炒撥數十下,加粉、鹵、酒和勻,取出。

燉腳魚法(兩種方法)

首先將腳魚(甲魚)宰殺,放入涼水中浸泡一會兒,然後用滾水燙洗,刮去黑皮。

開甲去除腹內的腸肚等穢物,砍成四大塊。用肉湯、生精肉、姜、蒜一起燉,直到魚熟爛。

將肉取出,只留下腳魚,再加入椒末。蒜要多放,姜次之。食用時,去掉蒜和姜。

又法:

使用一個大腳魚和一個大的筍雞。按照前法宰洗。在大磁盆底部鋪一層大蔥,加上蒜頭、大料、花椒、姜。

將魚和雞放入,上面蓋上蔥,用甜酒、清醬淹密,隔水燉兩柱香的時間。燉至香美,魚和雞熟爛。

醉魚法

使用新鮮鯉魚,破開去內髒,醃制兩天,翻面再醃兩天。在鹵水中洗淨,再用清水洗淨,晾乾水氣。放入燒酒中洗過,裝入壇內,每層魚放一些花椒。

用黃酒灌滿,淹沒魚一寸左右,再加入燒酒半寸左右。上層用花椒蓋住,泥封口。總以魚只裝得七分,黃酒淹得二分,加燒酒一分,即可滿足。

食用時,取底下的魚,放入豬板油細丁,加椒、蔥,刀切極細如泥,同燉至極爛食用,是真正的佳品。夏天時,將魚曬干,也可以按照此法醉制。

酥魚法

不論何種魚,即使是鯽魚也可以。魚不去鱗,不破肚,洗淨後,先在鍋底鋪上一層大蔥。

魚一層,蔥一層,魚全部放完後,加入少許清醬,用好的香油作汁,淹沒魚一指深。

用高梁杆火煮,直到鍋里不再響動。取出食用,味道鮮美,且可以長時間保存而不壞。

糟魚法

將魚破開,不需下水,用鹽醃之。每魚一斤,約用鹽二三兩,醃二日。然後於鹵內洗淨,再以清水洗淨,去鱗翅及頭尾,曬至半干(不可太干)。

砍成四塊或八塊(肉厚處再剖開),取做好的糟(即前法所雲:擠酒之糟,加鹽少許,裝入壇內,候發香糟物者是也)。每魚一層,蓋糟一層,上加整花椒,逐層用糟及椒安放壇內。加糟汁少,微覺干,便取好甜酒酌量傾入,用泥封壇口,四十天後可食用。

食用時,取魚帶糟,用豬板油細丁,拌入碗中蒸之。

醉螃蟹法

使用好甜酒與清醬,按比例配合酒七分,清醬三分,先入壇內。

然後取活蟹(已死者不可用),用小刀於背甲當中處一紮一下,隨用鹽少許填入。趁其未死,即投入壇中。

蟹下完後,將壇口封固,三五日後即可食用。

做魚松法

使用粗絲魚,如法去鱗肚,洗淨。蒸略熟後取出,去骨淨盡。下好肉湯煮數滾後取起,和甜酒,微醋、清醬,加八角末、薑汁、白糖、麻油少許和勻。下鍋拌炒至干,取起,放入磁罐收貯。

蝦羹法

將鮮蝦剝去頭、尾、足、殼,取肉切成薄片,加雞蛋、綠豆粉、香圓絲、香菇絲、瓜子仁和豆油、酒調勻。

然後將蝦之頭、尾、足、殼,用寬水煮數滾,去渣澄清。用豬油同微蒜炙滾,去蒜,將清湯傾和油內煮滾。然後下和勻的蝦肉等料,再煮滾,取起,不可太熟。

原文:《醒園錄》

來源:機核